⒈ 亦作“都座”。
⒉ 政事堂。 魏晋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
引《晋书·孔愉传》:“王导闻而非之,於都坐谓愉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为患是谁?’”
《北史·文苑传·樊逊》:“祕书监尉瑾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餘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闕。”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宗爱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注:“魏有都坐大官。 魏之都坐,犹唐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唐之政事堂。”
⒊ 借指尚书令等大官。《北史》作“都坐”。
引《北齐书·胡长仁传》:“长仁累迁右僕射及尚书令……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数。”
1. 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坐读音:zuò[ zuò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登上山顶的人都坐在山顶的亭子里歇乏呢。
康顺风、向山他们都坐了摩托车,一溜风地回到平候西村高老头家。
我和狗老柯都坐在地上,我从口袋里拿出我最喜欢的尚品蓝白沙烟点着,扔给了狗老柯一支。
除了穿着正式地坐在在退休所的经理办公室以外,布莱宁都坐在轮椅上,旁边放着最老男人的吉尼斯纪录证。
我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树,您挥动的手臂摇落了满树的硕果。我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聆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
阿贵的话已经非常明白,连一旁的尚阿力和温福都坐不住了,连连向满迪使眼色,示意他赶快顺风使舵,不要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每天我都坐在楼梯平台上,看著河水上涨。
车内只有李骑月和卫秀儿两人,随行的小晴若荷以及骑月的丫鬟刀儿都坐在另一辆马车。
位于莲花路与侨光路交会的莲花万景城,占地多平方米,曾是这里繁华商圈的标志性建筑,包括珠海最早的卡丁车场等都坐落在此。
整场表演我都坐在场边前排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