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日晷


日晷的词语
日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日晷rìguǐ

(1) 太阳的影子

例相[.好工具]持既久,日晷渐移。——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英sun's shadow

(2)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也叫“日规”。

英sundial

引证解释:

⒈ 日影。

引《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
《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北齐邢劭《景明寺碑》:“及日晷停流,星光輟运,香雨旁注,甘露上悬。”
唐方干《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元柯丹邱《荆钗记·续姻》:“日晷渐长人尽悦,绣纹弱线添些。”

⒉ 指时光。参见“日影”。

引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周文忠公》:“日晷已促,不得尽言。”

⒊ 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 《汉书·艺文志》有《日晷书》三十四卷。

引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月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

国语词典:

日影。

词语翻译

英语sundial德语Sonnenuhr (S, Gesch)​法语cadran solaire

网络解释:

日晷 (古代计时仪器)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日晷释义
读音:rì

日rì(1)(名)太阳:~出|~落。(2)(名)指日本:~圆|~语。(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读音:guǐ

晷guǐ(1)(名)日影;时间。(2)(名)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叫“日规”。

日晷造句

你拉开窗帘,偏仰着写着纯真的脸,以手指轻掠着额发,使我想起那在常青藤下偏仰着脸的日晷仪,它记录着我生命的季节与早晚。

现在,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个引人好奇的解释,认为万神殿实际上是一个巨型日晷仪,用于让阳光在重要场合照射到罗马皇帝身上。

迪拜塔投射的巨大阴影直刺下来,他感觉“真得就像一个巨型日晷”。

机械计时器的发展促使人们寻求更为精确的日晷以便于调较他们。

日晷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一种测算时间的装置。

没成想,这个李斗儿是真怕珠月还是脑子里假糊涂,愣是直撅撅的站着,像一只插入地里的日晷。

《羊城晚报》载日晷的晷针没了,傅科摆的摆锤没了,“做伴”只有贴在石碑上的“办证电话”。

圭表、日晷、漏刻等计时仪器的发明和应用,证明中华民族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

博物馆入口处摆放的一座中国古老的平置式日晷仪,是根据日光投射的影子变化,判断时间制作而成,是古人较早掌握时间规律的工具之一;一旁的“太阳火炮”。

事实上,时针是根据日晷仪上的阴影来模拟制成的。


上一词语:急传
下一词语:积日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