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致貌。
引《韩诗外传》卷五:“张法而度之,奄然若合符节。”
《荀子·儒效》作“晻然”。 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晻然,同貌也。”
⒉ 忽然。
引《后汉书·侯霸传》:“未及爵命,奄然而终。”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徘徊良久,奄然不见。”
唐于鹄《悼孩子》诗:“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五:“打算下次再来问,老无机会,也老不好意思,而韩二奶奶也不待说清楚就奄然而逝。”
⒊ 犹奄忽。指死亡。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有风气之疾,常疑奄然。聊书素怀,以为汝戒。”
唐刘禹锡《为裴相公让官第一表》:“自量气力,忽恐奄然。”
⒋ 不明貌。奄,通“暗”。
引《晏子春秋·问上八》:“鲁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
吴则虞集释引孙星衍音义:“奄然,闇然。”
⒌ 气息微弱貌。
引《旧唐书·秦彦传》:“死者十六七,纵存者鬼形鸟面,气息奄然。”
⒍ 引申为委靡不振貌。
引清龚自珍《明良论三》:“其始也,犹稍稍感慨激昂,思自表见;一限以资格,此士大夫所以尽奄然而无有生气者也。”
⒎ 悲伤貌。
引唐元稹《长嘴乌》诗:“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1. 覆盖:奄有天下。
2. 忽然,突然:奄弃(忽然抛弃)。奄忽(忽然,如“奄奄如神”)。奄然。
3. 气息微弱:奄奄一息。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
回忆我国暮烟沉沉,奄然垂毙之象。
便叫翠翠坐在床边,自家强抬起头来,枕在翠翠膝上,奄然而逝。
医来,已不出一语,药汤未沸而兄奄然而逝矣。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人正当年轻力壮,谁去想三灾六病,人正当雄姿英发,谁去想衰朽残年、奄然物化;人正当兴致勃勃、钻研学问,谁去想身后的浑浑茫茫?赫兹里特。
过去的一年,济南的商业生态奄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