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纸扎的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引《水浒传》第二五回:“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交。”
宁调元《癸丑狱中作》诗之二:“烂羊满地都如梦,纸虎横空任暂狂。”
亦称“纸老虎”。 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卷二:“对于内争,或者可以扎个纸老虎,吓吓别人,一旦有外患,结果可不问而知了。”
纸zhǐ(1)本义:(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