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奸谋”。奸邪的计谋。
引《荀子·致仕》:“如是,则姦言、姦説、姦事、姦谋、姦誉、姦愬莫之试也。”
《汉书·王商传》:“今商有不仁之性,乃因怨以内女,其姦谋未可测度。”
宋陆游《泸州乱》诗:“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
《明史·孔克仁传》:“士诚多奸谋,尚间谍,御众无纪律。”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道光帝﹞要停止英国一切贸易,正中义律的奸谋。”
奸jiān(1)(形)奸诈:~笑|~计。(2)(形)不忠于国家(或君主):~臣。(3)(名)出卖国家、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汉~|内~|为党除~。(4)〈口〉(形)自私;取巧:藏~耍滑。奸jiān(动)奸淫:通~|强~。
谋读音:móu谋móu(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3)(名)(动)商议:不~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