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璚林”。
⒉ 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引晋支遁《<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丞乃令子良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
《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魄灵帝君所处。”
⒊ 比喻披雪的树林。
引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唐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前蜀韦庄《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⒋ 喻白色的花树。
引元无名氏《一枝花·妓名张道姑》曲:“梨花月琼林捧玉,杨柳露緑线穿珠。”
⒌ 唐内库名。 德宗时设,以藏贡品。
引《新唐书·陆贽传》:“至是天下贡奉稍至,及於行在夹廡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宋史·食货志下一》:“元丰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备缓急。若积而不用,与东汉西园钱, 唐之琼林、大盈二库何异?”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七五:“琼林何不积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⒍ 宋内苑名。 宋徽宗《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参见“琼林苑”、“琼林宴”。
引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童冀《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之二:“玉帐屯兵渭水湄, 琼林锡宴夜归迟。”
清孙枝蔚《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诗:“为人夙昔耻骄矜,宴罢琼林喜不胜。”
树枝因披雪而晶莹洁白,如玉树一般,故称为「琼林」。
琼qióng(1)(名)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瑶|~楼玉宇|玉液~浆。(2)(名)指琼崖(海南岛)或琼州(旧府名;在海南岛上;府治在今琼山县)。
林读音:lín林lín(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3)(名)林业:农~牧副渔。(4)(名)(Lín)姓。
树的培植则格外艰难、几乎很难移栽,这么一片琼林简直是举世难寻。
待得赴了琼林宴,骑马戴花游行,朝廷分派了差职,一切安置妥当后,先遣人回乡向父母报了平安喜讯,掐指一算,与颜桓相约半年之期已到。
按惯例,皇帝要在琼林苑主持“闻喜宴”款宴新科进士,赐戴名花。
到得里面,越发显得精致堂皇,到处都是珠宫贝阙,金殿瑶阶,琼林玉树,异草奇葩。
童年时关于仙窟琼林和王室宫殿的梦想现在又复活了。
很多人以为,我出身于玉树琼林之府,身为林家后代,自然武功绝伦。
玉树琼林三百里,琪花瑶草一番春。
相传紫云宫深有数百里,上下共分六十三层,到处都是珠宫贝阙,金殿瑶阶,琼林玉树,异草奇葩,历代主人所藏的奇珍异宝更不知有多少。
童贯骈四俪六的念了一大堆,最后一句是“杨氏叔侄,速携传香美酒赴琼林苑”。
琼林玉树之间有百鸟啼鸣,寥廓空无之地有奇草异花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