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邹阳之説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
《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1. 无灾祸;无过失。 《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刘向《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⒉ 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
引《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咎读音:jiù咎jiù(1)(名)过失;罪:~由自取。(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3)(形)凶:体~(吉凶)。
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坡后以词著者,有晁无咎、周邦彦诸人,而贺铸又称霸一时,词绝幽艳。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天气纵然热,不可多食凉,瓜果虽然美,不可吃过量。心静自然凉,无咎不惊慌,不虞身自康,无忧心舒畅。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是清凉山。夏季高温,注意防暑!
无咎冈一战后,颜某便静下心来,痛定思痛,发誓不再与任何门派发生争执。
但一旦我们在一个剧本中否定了我们对真理的否定,所有剧本中对真理的否定均告化解,宽恕是全面性的,我们的心灵也全然无咎。
无咎谢过道友盛情,叵耐吾欲往师门一行,家师尚在等候,吾不敢令家师久等,是故只能抱憾,还望道友海涵一二。
只听沈无咎问金昆道“这两年来,你一直跟着宁小侯?”。
费无咎也垂下了头,他没有办法救的了那个女人,虽然她曾放过自己,也算的上是他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