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秦始皇。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裴駰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唐胡曾《咏史诗·东海》:“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明许时泉《武陵春》:“只弄得上蔡门兔犬酸心, 望夷宫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祖龙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梁佩兰《易水行》:“荆卿不得刺秦王,无且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 祖龙胆落荆卿死。”
⒉ 借指其他帝王。此指晋明帝。
引唐温庭筠《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
按,《晋书·明帝纪》:“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鬚黄。”
秦始皇的别称。参见「秦始皇」条。
祖zǔ(1)(名)父母亲的上一辈:~父|~母。(2)(名)祖宗:~产|~坟|~籍|~上|~业|~遗。(3)(名)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师|鼻~。(4)(名)姓。
龙读音:lóng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