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纳降nàxiáng
(1) 受降
英accept the enemy’s surrender⒈ 接受投降。
引《后汉书·皇甫规传》:“兵势巧便,臣已更之,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
唐李德裕《幽州纪圣功碑铭》:“酋帅吐迷度率众款塞, 太宗幸灵武纳降。”
⒉ 投降。 汉荀悦《汉纪·高帝纪一》:“章邯击杀市,遂围临济。
引魏王咎伪使其人纳降而自东。”
宋文天祥《<指南录>自序》:“城中诸将官,纷纷自往纳降。”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接受投降。
纳nà(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2)(动)接受:~降|采~。(3)(动)享受:~凉。(4)(动)放进去:~入正轨。(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纳nà(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降读音:jiàng,xiáng[ xiáng ]1. 投降,归顺:宁死不降。
2. 降服,使驯服。降龙伏虎。
这次负责纳降的是三连的同志。
我二人一路南下,所到之处,要么是各寨寨首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出迎数里,要么是寨民杀了意图据寨而守的寨首,出寨纳降。
深感许平不杀全族之恩,且又新降寸功未立的丁山,纳降当下便请命率军去取金成,以为贽见之礼。
少有大志,后尚公主,拜驸马都督,至徐州刺史,累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另外,或许洪复自己也不知道,他之所以敢纳降心思不定的陈千盛,很大程度上是他对于自己的实力相当有信心,并不会败在清军手下之故。
所有白彦虎部回逆,拒纳降,斩立绝。
此一战,越国大军歼灭秦嘉大军数万人,纳降八千,缴获粮草军械战船无数。纳降造句。
自从昨日与一千官兵的战斗中,他这小小的两百黄巾军已经扩充至五百,纳降了三百官兵成为黄巾贼,实在匪夷所思。
多尔衮愤懑不已却无可奈何,遂采纳降将洪承畴的建议,决意率兵经密云、蓟州一带南下,直趋京师。
开城纳降!不然打破城池,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