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辽遶”。缭绕,回环旋转。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笙歌声辽遶,花雨落芬芬。”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遏翠微之瑞气,散辽绕之祥霞。”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河道》:“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
宋汪革《毗陵张先生哀辞》:“惠泉辽遶,山复重兮,窅然其深,如有容兮。”
宋文天祥《指南录·<北海口>诗序》:“人趋江南而经北洋者,以扬子江中渚沙为北所用,故经道於此,復转而南,盖辽绕数千里云。”
辽liáo(形)远:~阔。辽liáo(名)朝代;公元907…1125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在我国北部;初名契丹;938年(一说947年)改称辽。
绕读音:rào绕rào(1)(动)基本义:缠绕:缠绕(2)(动)围着转动:运动员~场一周。(3)(动)不从正面通过;从侧面或后面迂回过去:此处修路;车辆~行。(4)(动)(问题、事情)纠缠:一些问题~在他脑子里|我一时~住了;帐目没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