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āijīn
(1) 哀怜;怜悯
例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英have pity on⒈ 哀怜;怜悯。
引《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晋傅玄《傅子·法刑》:“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哀矜之心至也。”
唐皎然《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诗:“昏垫宸心及,哀矜詔命敷。”
明宋濂《进大明律表》:“由是仰见陛下仁民爱物之心,与虞夏帝王同一哀矜也。”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不应赏玩的去听她们的歌。”
哀怜、体恤。
哀āi(1)(形)本义:悲伤;悲痛:悲伤;悲痛(2)(动)悼念:~悼|默~。(3)(动)怜悯:~怜。
矜读音:jīn,qín,guān[ jīn ]1. 怜悯,怜惜:矜悯(怜悯)。矜惜。矜恤。
2. 自尊,自大,自夸:矜夸。矜伐。矜恃。骄矜。
3. 庄重,拘谨:矜持。矜重(zhòng )。
关于王雪峰拾荒一事,有些人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作自受,但这样毕竟太不厚道,但若以平常心看待,或说哀矜勿喜总不为过。
夫刑法悼耄,罪不收孥,礼著明文,史彰前事,盖所以申其哀矜,故罚有弗及。
以公礼律兼修,刑德备举,哀矜折狱,罔不用情。
对卢武铉的个人悲剧宜哀矜勿喜。
至少要有民国时期杰出法律人吴经熊的那种哀矜勿喜“我判他的刑只是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
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哀矜惩创的现象时而有之。
少年时的我们,因为未经人世风霜雨雪,不懂命运的流转沧桑,所以不会哀矜勿喜,不会对黄小玫、夏洛那样的人有一点点宽容和理解。
是啊,杀孽太重,我知道,日松赞布也知道,哀矜勿喜。
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
马英九说,他以哀矜勿喜,深自惕励看待扁案,也自我提醒做“元首”的人一定要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