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wǎnglái
(1) 去和来
例往来种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例往来视之。——唐·柳宗元《三戒》例往来翕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例往来而不绝。——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英e and go(2) 交往;过从
例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例诚欲往来。——唐·柳宗元《柳河[.好工具]东集》英dealings(3) 交往的人
例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英guest;visitor⒈ 亦作“往徠”。
⒉ 来去,往返。
引《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李镜池通义引王肃曰:“﹝憧憧﹞,往来不絶貌。”
《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转景即至。”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诗:“惆悵羸驂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还是快点印出的好,否则,邮件往来,又是许多日子。”
⒊ 反覆;来回。
引《易·繫辞上》:“夫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一闔一闢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二·神女庙神鸦》:“予壬子冬下三峡,至十二峯,果有鸦十餘,往来旋绕。”
⒋ 交往,交际。
引《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魏书·刘廞传》:“高肇之盛及清河王懌为宰辅, 廞皆与其子姪交游往来。”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衡山甚好,只是与人没往来。”
巴金《家》九:“祖父偶尔也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
⒌ 犹进退。指引荐与黜退。
引《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孙星衍疏:“无能往来,为无能进贤退不肖。”
《汉书·朱云传》:“云数上疏,言丞相韦玄成容身保位,亡能往来。”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不能有所前却也。”
⒍ 已往与未来。
引《鹖冠子·能天》:“量往来而兴废,因动静而结生。”
陆佃解:“已往者废,方来者兴。”
去与来。
往wǎng(1)(动)本义:到……去:走~。(2)(动)去:奔~|~往。(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4)(形)过去的:~事|以~。
来读音:lái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公园里的湖面上,几只游船往来穿梭。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个人不讲信用,干脆和他断绝往来。
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大家都讨厌他。
中日两国建交以前,民间往来已经相当频繁。
两国边境上人民经常往来,就像走亲戚一样。
人际交往要注意礼尚往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良好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我们主张和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你是不要命了吗?怎么会跟那批亡命之徒往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