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旧[.好工具]时有七夕晒书之俗。
⒈ 晒书。旧时有七夕晒书之俗。
引《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晋王隐《晋书》:“时七月七日, 高祖方曝书。”
宋曾季貍《艇斋诗话》:“王平甫在三馆曝书,见韩干所画马,作《画马行》。”
晒书。
1. 晒:曝晒(用强烈阳光照晒)。一曝十寒(喻无恒心)。
书读音:shū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高建慧)“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
“曝书去湿防霉变,英石芸草辟蠢鱼。
因此,六月六有许多别称,如曝书日、晒龙袍日、晒经节、翻经会等。
曝书是古代保护图书的一项重要制度。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杨二郎扁担化横山,唐僧晒经曝书山,金斗山上藏黄金等等。
药物防蠹、通风曝书、良好阅读习惯、严格的管理制度……展览还将前人总结出的保护典籍的经验一一展示,并且介绍了传统的修复技法。
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
冬日的曝书亭非常安静,人们三三两两地,或静坐在六峰亭、曝书亭一隅,或闲走在娱老轩、潜采堂门前,或驻足在舫的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