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宽和柔顺。
引《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世南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李贽《<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⒉ 犹和软。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⒊ 谓柔媚宜人。
引宋叶适《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刘克庄《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黄鷟来《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柔读音:róu柔róu(1)(形)软:~软|~韧。(2)(动)使变软:~麻。(3)(形)柔和:~情|~顺。(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