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bòji
(1)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英dustpan(2) 扬米去糠的器具
(.好工具)英fan;winnowing pan(3) 簸箕形的指纹
英loop of a fingerprint⒈ 扬米去糠的工具。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锺辂《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孙飞虎。”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1. 〔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箕读音:jī箕jī(1)(名)簸箕。(2)(名)簸箕形的指纹:斗~。(3)(名)二十八宿之一。(4)(名)(Jī)姓。
队伍越过了几个簸箕的山路,拐过数个挨挨挤挤的树杆。
先用扫帚把水撮到簸箕里,再把簸箕里的水倒在盆里。
他们一手端着簸箕紧靠在腰身上,一手大把大把的抓着猪栏肥往田里撒。
在簸箕上加上橡胶状齿状物,让清理头发和灰尘变得如此简单,女生朋友们再也不用烦恼难整理地板上的长头发了。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
浅水中黄鲶、鲫鱼、窜鲦鱼历历在目,一个竹簸箕往水里一捞,装住好多鱼。
发现牛粪后,她们会大步冲上去,用双手将牛粪捧进盆里或撮到簸箕中,待装满后运回家做成粪饼,贴在墙上或地上晾晒。
在村委会对面的村养蚕专合社专用大棚里,几名中老岁女村民正从塑料蚕簇上麻利地摘下蚕茧,地上的簸箕里放满了雪白的茧子。
中间隔着一个簸箕状的地形,三面山脊围着,雷达站就在簸箕口的一侧。
百步无轻担,小小的一副簸箕,沾着沙滩泥,开步之前朝地上拍了又拍,急匆匆洗过,还是担得人肩膀耷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