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xiéyáng
(1)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英setting sun⒈ 傍晚西斜的太阳。
引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緑含风树满川。”
元彭芳远《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鸞胶秋月续琴心。”
清黄遵宪《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斜xié(形)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不正:~边|~角|~井|~面|~视|~纹|~线。
阳读音:yáng阳(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形)凸出的:~文。(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7)(形)带正电的:~电|~极。(8)(名)指男性生殖器。(9)姓。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我懵懵懂懂,原本黑色的生命中,只留一轮斜阳与明月。
一抹斜阳,一壶酒,且醉半日闲散。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斜阳西下,只留下一抹余晖。
初相逢后未曾量,思往事,立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