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酱瓣草


酱瓣草的词语
酱瓣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锦的别名。见明(好工具.)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引证解释:

⒈ 地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网络解释:

酱瓣草

酱瓣草,读音为jiàng bàn cǎo,是一个汉语词语,是地锦的别名。
酱瓣草释义
读音:jiàng

酱jiàng(1)(名)豆、麦发酵后;加上盐做成的糊状调味品:黄~|炸~。(2)(形)用酱油腌的(菜);用酱油煮的(肉):~萝卜|~肘子。(3)(动)用酱或酱油腌(菜):把萝卜~一~。(4)(名)像酱的糊状食品:芝麻~|花生~|果子~|辣椒~。

读音:bàn

瓣bàn(1)(~儿)花瓣:梅花有五个~儿。(2)(~儿)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小块儿:豆~儿。(3)(~儿)物体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摔成几~儿。(4)瓣膜;人或某些高等动物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5)(~儿)量词:一~儿蒜。

读音:cǎo

草cǎo(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6)(名)草稿:起~|~案。(7)(动)〈书〉起草:~拟。


上一词语:重瓣胃
下一词语:豆酱清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