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宝源局


宝源局的词语
宝源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好工具.)币五》。

引证解释:

⒈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 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 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 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国语词典:

明、清时掌管铸钱的机构。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设于应天府。

网络解释:

宝源局

宝源局是明清铸造钱币的机构。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权于江西行省设货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继设立。后改名为宝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铸钱之事属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罢各省宝泉局。天启二年 (1622年),户部设立宝泉局,工部铸的钱于是减少。清顺治元年(1644年) 户部在北京设宝泉局,宣统二年 (1910年) 裁撤。
宝源局释义
读音:bǎo

宝bǎo(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

读音:yuán

源yuán(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2)(名)来源:货~|资~。

读音:jú

局jú(1)(名)棋盘:棋~。(2)(量)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叫一局:下了一~棋|打了个平~。(3)(名)形势;情况;处境:结~|战~|顾全大~|当~者迷。(4)(名)人的器量:~量|器~|~度。(5)(名)旧时称某些聚会:饭~|赌~。(6)(名)圈套:骗~。(7)(动)拘束:~促|~限。局jú(1)(名)部分:~部。(2)(名)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一般比部小;比处大):教育~|商业~。(3)(名)办理某些业务的机构:邮~|电话~。(4)(名)某些商店的名称:书~|鲜果~。


上一词语:宝泉局
下一词语:冯国璋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