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引张謇《送十六省议员诣阙上书序》:“宣统元年(1909)九月朔日,皇帝承先帝立宪之詔令,二十二行省諮议局同时成立。”
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二:“因为在这个时期, 清朝政府宣布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各省设立谘议局,这是一种类似资产阶级议会的机关。”
谘zī(1)同“咨”(2)。
议读音:yì议yì(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局读音:jú局jú(1)(名)棋盘:棋~。(2)(量)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叫一局:下了一~棋|打了个平~。(3)(名)形势;情况;处境:结~|战~|顾全大~|当~者迷。(4)(名)人的器量:~量|器~|~度。(5)(名)旧时称某些聚会:饭~|赌~。(6)(名)圈套:骗~。(7)(动)拘束:~促|~限。局jú(1)(名)部分:~部。(2)(名)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一般比部小;比处大):教育~|商业~。(3)(名)办理某些业务的机构:邮~|电话~。(4)(名)某些商店的名称:书~|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