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仰马翻rényǎng-mǎfān
(1)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的样子,也形容极端混乱或忙乱
例所有书役人等,已被他闹的人仰马翻。——清·李伯元《活地狱》例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英men and horses thrown off their feet⒈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战时伤亡惨重的情景。
引《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打礼社》:“新桥上的守兵老早串通好了,一见忠王兵到,就掉过大炮来朝礼社轰,把庄上白头打得鬼哭神嚎,人仰马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六章:“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
⒉ 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引《花城》1981年第5期:“他想拖下去,激化矛盾,闹大乱子,最好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形容非常混乱骚动的样子。《负曝闲谈.第二五回》:「这日是他散生日,没有大举动,不过唱唱戏,请请客罢了,已经闹得人仰马翻了。」《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也作「马仰人翻」。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人rén(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仰读音:yǎng[ yǎng ]1. 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2. 敬慕:久仰。敬仰。
3. 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
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
5. 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
6. 姓。
马读音:mǎ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
翻读音:fān翻fān(1)(动)反转、倒下:人仰马~。(2)(动)推翻原来的:~供。(3)(动)越过:~山越岭。(4)(动)翻译。(5)(动)飞:众鸟翩~。(6)(动)成倍地增加:~一番。
金军被李闯王杀得人仰马翻,落荒而逃。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屁滚尿流。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今天突击清理仓库,一个组的人忙得个人仰马翻,大半天才算安顿了下来。
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
天空飘落的雪花,就象我的心情,思念不断蔓延,从遥远的另一端努力奔向你,不能相伴,情愿化做雪花,将你砸的人仰马翻。
这一仗,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丢盔弃甲而逃。
日本鬼子刚进冉庄,就得到当头棒喝,让埋在村口的地雷炸了个人仰马翻。
这一仗,敌人被打得人仰马翻。
为了搞好这个晚会,工作组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精疲力尽,人仰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