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láide
(1) 相比之下显得
例骑车太累,不如叫辆出租来得舒服英emerge (from a parison) as ; e out as⒈ 犹言可以来。
引南唐张泌《江城子》词:“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⒉ 犹言能干,可以胜任。
引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这英布手脚好生来得,若不是两个拿他一个,可不倒被他拿了我去。”
《红楼梦》第三五回:“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
冰心《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我妈妈总夸她能干,学习、家务,样样来得。”
⒊ 显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因此上把个小爷养活得十分腼腆……就连见个外来的生眼些妇女,也就会臊的小脸儿通红,竟比个女孩儿来得还尊重。”
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任何故意宣传鼓动的小说诗歌,都没有这种真实的平心静气的纪事本末来得响亮,来得雄壮--这是革命的凯旋歌。”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她一切都来得自然简单,率直爽朗。”
⒋ 亦作“来得个”。方言。特别,极其。
引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海盗把什么都霸占了去,市场是来得个狭小。”
茅盾《多角关系》:“对啊!我知道唐子翁脾气是来得爽快!”
有能力、有本事。《红楼梦.第三五回》:「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也作「来的」。
如:「你这一句话来得厉害!」、「这一招儿来得好!」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得读音:dé,děi,de[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我没来得及把每件事都安排好,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我走得太匆促,没来得及和他道别。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他的答案。
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临崖勒马还来得及。
你刚上高中二年级,现在用功还来得及。
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篇稿件我还没来得及审查,不能发出去。
投机商人悖入悖出,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平时不准备,直到出了事才临时想办法,怎么来得及呢!
火车十点钟开,你马上去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