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宝刀名。 三国魏曹操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引三国魏曹操《百辟刀令》:“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餘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曹操曾制百辟刀五把,是百炼的宝刀。”
百bǎi(1)bǎi(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2)bǎi(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3)bó〔百色〕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辟读音:bì,pī,pì[ pì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刀读音:dāo刀dāo(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2)(名)刀形的东西:冰~。(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